登录 | 注册
中华老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老氏论坛 >> 源流古迹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主 题: 伊洛河河底发现了一座夏代都城遗址 已阅:1460 / 回复:0(楼主)

chinesemahan

2009年,华北普遍大旱,千年一遇的伊、洛断流再次出现,洛阳市郊区龙门镇农民在干涸的河床挖沙时,意外发现一件大型青铜方鼎。考古人员在伊洛河河底发现了一座夏代都城遗址。

据负责这次发掘的安普福教授介绍,遗址主体在河床正中,平面近长方形,四周有夯筑的城墙痕迹,周长约7公里。在都城内东北部,发现了宫殿遗址。基址均用红土与黄土夯筑而成,大者达2000余平方米,小的也有100余平方米。台基平面多呈长方形,表面排列有整齐的柱穴,间距在2米左右,柱穴底部往往有柱础石。有的台基表面还有坚硬的“白灰面”或黄泥地坪。在这些宫殿基址的附近﹐出土有青铜簪、玉簪和玉片等王族专用的遗物。

在宫殿区内,发现有一条南北向的壕沟,宽1.4米,深0.9米。在已发掘的长约15米的一段壕沟中,发现了弃置的近百个人头骨。这些头骨大多被从眉部与耳部锯开而成瓢形。头骨的旁边发现34枚龟甲残片。经初步检验,龟甲上的铭文与殷商初期甲骨铭刻相近。专家猜测,这些遗存可能与宫殿区内进行的祭祀活动有关,头骨和龟甲很可能是与夏交战的商人俘虏的。夏人在获胜之后,用俘获的商人头颅以及他们视为神物的龟甲来祭祀上天。

遗址中真正有划时代意义的是「诅商文」的发现。也正是它的发现,才最终帮助专家确定这处遗址是夏代都城的旧墟。诅商文镌刻在一块长1.2米,宽0.6米,厚0.3米的青玉上,发现时已残破。玉刻的一面刻有商代早期文字,基本已经被辨识,背面是另外一种象形文字,现在仍然在破译中。

2011年,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公布了一项考古发现:在对新郑望京楼遗址进行考古发掘时,发现商代城址和夏代城址各一座,城址总面积168万平方米。其中,夏代城址的面积仅次于夏代都城偃师二里头,考古专家们初步推测,其可能为夏代某一方国都邑。


作者:chinesemahan (2011/1/19 9:04:03)   回复此贴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9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9)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老氏论坛  执行时间:3,382.8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老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