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老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老氏论坛 >> 源流古迹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主 题: 春秋宋国与老氏一族 已阅:1169 / 回复:0(楼主)

在春秋时代,有一个诸侯国名宋国。宋国跟老氏一族有密切的关系。

宋国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国君子姓,位于现在河南商丘一带。国都原在睢阳(今河南商丘西南)。也有说是在河南东北部,江苏西北部,安徽北部,山东西南部一带。宋国的版图最大时当跨有东汉沛国、梁国、楚国(国治在今徐州市)山阳郡、济阴郡一带,即今河南东部、江苏西北部、安徽北部和山东西南端之间,面积约有十万平方公里,皆膏腴之地。据班固《汉书•地理志》的划分,它是全国十三个民俗区之一,具有独立的民俗和自己特色的地域文化。

宋国,根据《史记殷本纪》的记述,则是殷商的后代,他们也是在纣王亡国之后,被周武王封在宋地,以奉殷汤之祀。后来宋愍公的后代正考父食采于邹,传到叔梁纥的时候,就以国为氏,这一家人就姓了邹,接下来齐国的名士邹衍和邹忌,都是这一家的子孙。

于是有人认为,这是殷商贵族人才被周人笼络,服务于新统治者的又一例证。

宋国,是周在周公辅佐下成王平定了武庚叛乱之后,遵循「兴灭继绝」的传统,分封给商族后裔的异姓诸侯国,受命奉商先祀,继承殷商文化(见《史记•宋微子世家》)。

《史记•宋世家》,微子启本来是商王帝乙首子(大儿子),纣的庶兄。周成王时周公奉命平三监之乱,「乃命微子开(启)代殷后,奉其先祀,作《微子之命》以申之,国于宋……微子开(启)卒,立其弟衍,是为微仲。」

微子,商王帝乙的长子,纣王的庶兄为商汤的16世孙。《吕氏春秋》称微子、微仲与纣王三人同母,但是其母在生微子和微仲时尚未成为妃,所以是庶子。宋国开国远祖。周文王见微子启很忠心,就分地给微子启,微子启就带商后裔。到宋国定居,公爵。

宋氏始祖微子墓,传说在葬在微山岛西北部的一个小山上,此山海拔91.6米,山虽不高,却是全岛的最高点,这山因微子墓而得名,湖又因山取名,县也因山而冠名。微子,名启,是殷帝乙的长子,殷纣王的同母庶兄。微子为宋国始祖,死后葬于宋国留邑(留县治,今微山岛西湖内)东山上,即今微山岛上。他的后裔,以殷为姓,依墓而居,启为殷始祖。

微子墓呈圆形,高10米,底径7.5米。墓前有石碑4幢。中间主碑(高2.23米,宽0.88米,厚0.18米)正文为汉丞相匡衡题字:「殷微子墓」,南昌尉梅福篆写横额:「仁参箕比。」语出《论语.微子》:「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碑阴有小字,难以辨认。墓上翠柏丛丛,滴翠凝绿,墓前殿堂亭庑,金碧辉煌。

1997年至1998年,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周口地区和鹿邑县文化局组成的太清宫考古队对老子故里太清宫遗址进行了钻探和考古发掘,共揭露面积3000多平方米,发现了一大批遗迹和遗物,取得重要收获。出土牺牲人殉13个、青铜器68件、兵器20余件、石器80余件、陶瓷器100余件、青铜器一组6件,其中国宝级文物6件,曾在2004年北京中华世纪坛举行的国宝展中展出,许多器物上制有铭文「长子」、「长子口」等,不少专家认为该墓墓主系当时宋国国君微子启。该墓葬的发掘被列为1998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也有人认为附近的西周大墓墓主是微子启或其弟微仲衍。

在河南省商丘古城西南十二公里的青岗寺村天顺间知州蒋魁重建于学内之东偏,建有微子祠。据记载:微子墓周有古柏四株,墓前有碑与石器,碑前有拜殿三楹,内设牌位和祭器。拜殿东有微子庙,大殿三间,东西厢房各三间,前有庙门三间,殿内有微子塑像与三十二公的牌位,并有全套祭奠设备。四周有高大的围墙与宽敞的庭院。庙东侧是寺院,其僧人是管理庙院和负责祭祀微子的事宜,并有庙田八十余亩。宋、元以后祠庙迁移至城中,明嘉靖六年,提学副使肖鸣凤,改祠庙于今城西北隅。清康熙二十年,知府胡国佐重修,有记,石碑尚存,祠庙毁于20世纪50年代初。2002年,微子后裔爱国华侨、慈善家宋良浩先生捐资四百万元人民币重修微子祠。新建大殿五间,东西厢房各三间,祠堂庙门三间,殿内有微子塑像。东院建有先贤堂三间,堂前有东、西碑廊各七间,后又展厅五间,东西会客厅各三间。西院是微子墓陵园,微子墓前有明万历四十年归德知府郑三俊书丹的「殷微子之墓」碑亭,两边神道有石像生。如今的微子祠为睢阳区政府和商丘宋氏文化研究会共同管理,并且免费对外开放。

宋国从第一位国君微子启至最后一位国君偃,历经32君,时跨西周、春秋、战国(止于公元前286年)三个时期,长达700余年。


作者:chinesemahan (2010/3/10 16:52:51)   回复此贴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45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45)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老氏论坛  执行时间:3,810.5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老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