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mahan 十年不是一个短的日子,但也是一转眼的事情。 十年前的一天,在美国纽约的基督教角声布道团的两位主要负责人来到香港,他们是劳伯祥牧师和人称周太的周简艳珍女士,他们在香港见了一些教会的人士,谈及想在香港办一份免费的基督教报章之事。 老冠祥先生是当年有份与劳牧师和周太会面的其中一人,他参与过基督教「时代论坛」的创办,深知办报虽然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但若果是出于上帝的事工,是有需要的,上帝必会成全。 当年,基督教「时代论坛」在开创时,由于得到三位有心人每人捐了一万港元,便凭着这三万元,创办了「时代论坛」。结果一办便办了二十多年,并且曾经还拥有自己的物业。 2012年5月5日,劳牧师在十周年感恩晚宴上分享,当年是一位香港资深的牧者对他提出有此异象,香港需要一份免费的基督教报章。劳牧师于是回港,跟许多人谈了,也认同这个异象,于是便在香港筹组董事会,找地方开展工作,与周太四出「招兵卖马」。老冠祥先生也答应帮手,谁料一帮忙便帮了十年。 当晚坐在老冠祥先生傍边的是宣道出版社社长许朝英先生,当年劳牧师等人开港「创业」时,许社长义不容辞的大力帮忙,甚至联络采访者,使「号角」月报能够顺利出版。人们常说:同行如敌国,但是教会之内,并非如此。许社长还特别拿出他刚为中华书局设计的百年藏书证和一些具有现代艺术的水墨画给我们欣赏,这天才知道许社会还会设计和作水墨画。 当时,有一位基督徒吴先生在著名的中环兰桂坊有一个办公室物业单位,愿意以便宜到令人难以相信的租金租给基督教角声布道团,作为办公室,办基督教「号角」月报。这天,周太才说出来,当年的租金是一千港元,后来吴先生还将该单位以超值的价格出让给基督教角声布道团,周太交管理费时,才知道单管理费便要一千八百元。 当年,一家大教会的负责人还一口答允,负责第一期的出版经费。 上帝的事工往往就是有许多人默默无声地支持着。 记得有一段日子,我们出没在兰坊桂,默默地为讨论或准备「号角」月报而奋斗。 「号角」月报原先的执行编辑是老冠祥先生的一位学妹,因这种关系,所以大家经常会谈论到「号角」月报的情况。老冠祥先生的一位学生,后来去了美国念神学,期间还在纽约基督教角声布道团任职。这位学生现时又担任纽约一家免费中文周刊的主编。 坐在老冠祥先生另一边是雷女士,雷女土在美国念传播学,回港后难电视台当编剧,后来在「突破」机构任职。老冠祥先生还替雷女士筹办过小记者课程,还出版过报章。 同台再过的一位罗师母,她正从事网上福音的工作。 为了感谢我们这批义务工作,基督教角声布道团特别颁发了一个奖给每一位十年的义务作者。不过,我心想: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这等于是请我们再为「号角」月报义务再写十年的文章。当然,这是我们十分乐意的事情。 十年人事几番新。在这一转眼间,原来已发生了这样多的事情,有些片段如果不是这晚出席这个活动,也不知道。历史就是由一个个片段组成,要了解历史,就要不断地寻回失去或不知道的片段。 该帖子被chinesemahan在2012-5-6 12:14:44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