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老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老氏论坛 >> 源流古迹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主 题: 从出土文物谈夏商周朝和古蜀人的饮酒风气 已阅:1377 / 回复:0(楼主)

chinesemahan

酒是社会文明的标志。研究社会的文明史,不可不研究酒文化史。中国酿酒起源早于人类的文字历史,已为考古学和出土文物所证明。

中国是酒的故乡,也是酒文化的发源地。中国人发明创造的曲药酿酒术,为世界独一无二,被世人称之为「世界第五大发明」。传说在夏禹时期,有个叫仪狄的发明了酿酒之法。仪狄在中国酒文化中的地位,就如西方的神话故事中,希腊的酒神是狄奥尼索斯(Dionysus),或埃及人认为的酒神奥西里斯(Osiris)。

夏禹饮后觉得美酒味道虽好,却容易误国误人,于是决心戒酒。夏代亡国之君夏桀「作瑶台,罢民力,殚民财,为酒池糟纵靡靡之乐,一鼓而牛饮者三千人」。夏桀最终被殷人放逐。

到了商代,殷商贵族的饮酒风气却未曾收敛,反而越演越烈。殷商王室和朝内大小官员终日纵酒,以致「庶群自酒,腥闻在上」。司马迁说商紂王他「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使男女倮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2004年,考古专家们在商代第一个都城--河南省偃师商城内发现规模庞大的石砌水池遗迹,证实商代帝王池苑确实存在。该水池于1999年被发现,长约130米,宽约20米,现有深度为1.5米,水池两端各有一条水渠通往宫城外,与城外护城河相通。偃师商城建于公元前1600年,于1983年被发现。遗址南北长约1100米,东西宽约750米。

从考古学的资料来看,商代贵族嗜饮酒,这的确是事实。每一个贵族的墓葬中,基本上都有青铜制的酒器随葬。据《殷周青铜器通论》记载,商周的青铜器共分为食器、酒器、水器和乐器4大部,共50类,其中酒器占24类,可见商人喜好饮酒之甚。酒器按用途分为煮酒器、盛酒器、饮酒器、贮酒器,此外还有礼器。

青铜爵是夏商周时期的礼器,也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饮酒器,现存最早的青铜爵出土于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三期。从二里头遗址中出土的青铜器中主要的器具就是青铜爵来看,可以说酒文化和祭祀是分不开的。

在青铜酒器中有一种器物叫做尊。历史上,尊算是商朝人的首创,中国故宫博物院藏的三羊尊,便是这其中的佼佼者。此外,有一件叫何尊也很值得介绍。何尊是西周早期的一件青铜酒器,成王五年,为贵族「何」所作,是西周最早的有明确纪年的青铜器。1965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贾村。其造型庄严厚重,纹饰精美,内底有铭文122字,为研究西周初年的历史提供了珍贵史料。何尊也是「中国」二字已知的最早出处。何尊现在是中国国家一级文物,2002年公布的64件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之一。现藏宝鸡市博物。

中国一个商代连盖青铜方彝酒器在美国纽约亚洲艺术周拍卖会上,曾以330万美元(约2220万人民币)破纪录天价成交,打破佳士得网上拍卖价的最高纪录。

由于商代盛行饮酒,在晚商时代甚至出现过「酒池肉林」的现象。武王克商之后,周人将酗酒列为商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成为商朝亡国的「政治罪名」之一。事实上,研究指出古时候的酒只有7—8度,比今天的啤酒只高了几度

周人上台后,便马上发布了中国最早的禁酒令《酒诰》,告诫世人:只有祭祀时才能饮酒;那些聚众饮酒的人,就要抓起来杀掉。在这种高压政策下,周人酗酒风气才有所收敛。出土的器物中,已经绝少看到酒器了。

在「禁酒令」下,还是有个别的人爱好「杯中物」。2012年6月22日,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村民在挖掘房屋地基时意外发现了商末周初的贵族墓葬区,出土大批商周时期青铜器,包括可能是时代最早的中国酒和至今保存最好的铜禁,显示墓主人可能是一名爱酒之人。

专家在清理一件青铜卣酒器的过程中,意外发现其内盛有液体。在酒器密封很好的情况下,液体很可能是保存下来的酒。专家怀疑这可能是考古发现的迄今为止时代最早的中国酒。

在出土的青铜礼器中,最引人注目、最珍贵的无疑是青铜禁了。这种类似于现在「茶几」的器物,之前在中国只出土过4件,目前藏于国内的也只有一件。据专家介绍,此次出土的青铜禁长95厘米,宽45厘米,高21厘米,其形状大小仅次于藏于美国的铜禁,但精美程度算是最好的。

商代的贵族多酗酒。现代人分析推测,由于当时的盛酒器具和饮酒器具多为青铜器,其中含有锡,溶于酒中,使商朝的人饮后中毒,身体状况日益下降。1969年,美国弗利尔美术馆对30件商代青铜酒器进行了化验,发现青铜成分中有铅的存在。其平均比例是铜占77.2%,锡占12.5%,铅占7.2%。根据科学家的研究,合金中的铅较易溶于酒,如果合金熔液中铅的含量达到7%N20%,并且经常被人饮用,即可引起慢性中毒。


作者:chinesemahan (2012/8/1 12:53:39)   回复此贴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42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42)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老氏论坛  执行时间:2,256.8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老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