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老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老氏论坛 >> 源流古迹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主 题: 春秋宋国留城至今沉没在微山岛水下 已阅:1481 / 回复:0(楼主)

chinesemahan

古留城是微山县境内有名的历史古城,位于微山岛西南约四、五公里的水面之下,至今沉眠于风光秀丽的微山湖怀抱之中。春秋时期,留城为宋国的重要城邑,与沛邑(今沛县)相邻。
  
留城源于微子年代,微子,名启。是殷帝乙的长子,殷纣王的同母庶兄,微子为宋国始祖,死后葬于宋国留邑(留县治,今微山岛西湖的东山上,即今微山岛上)。此留城而今是一片荡漾的湖水,湖里有当年下沉的留城。微子死后不久,留城下沉到湖里,据说当时从那里逃出的是一家屠户。

传说:留城是富裕的城池,城里的人们过着丰实的生活,城南有一家杀猪的屠户,家门口有一蹲高大的石狮子,屠户每天天不亮就在石狮子身上磨刀,天长日久,石狮子越发光亮。屠户虽杀生,但为人很好,扶老助弱受人尊重,每到过年必在石狮子前烧香礼拜。 一日,屠户早起正要磨刀,看到石狮子在流泪,屠户问石狮。石狮子突然说话,告之:留城气数已尽,在今夜子时要被大水淹掉。晚上,石狮子变成一艘大船,助屠户避一劫。

留城下沉多年后,住在附近的村民,在下大雾的时候,往往能看到留城再现,还能够进城去。据说一大胆的人曾经趁大雾进入城内,带回一口铁锅,用它烧出来的饭菜味道绝美,他还说里面的人卖东西时,个个都不说话……

民间传说「古留城60年一现」的说法究竟有无根据?近年来陆续出土的汉代文物,在印证着古留城曾经的繁华。
 
37岁的殷茂三是微山岛墓前村人,从14岁开始放鱼鹰、帮人打渔,5年前贷款买了一艘快艇跑起了湖上运输。 殷茂三小时候曾听老人说过古留城的传说, 「每当留城淤陷60年之际,那片水域就会复现古城,依旧古时街巷车马,穿着古装的人来往穿梭。」据说,上世纪80年代的一次大旱,也有人曾见过湖底有类似墙基的东西出现,还拣到过一些汉代的陶罐和瓦片。 2002年那次百年大旱的时候,殷茂三曾在那一带见过墙基的痕迹。近年来,有关方面曾多次对微山岛的汉墓进行过抢救性发掘,出土的汉代文物印证了古留城的繁华。

微山县文化局副局长姬庆舜表示,古留城最早是尧帝的第九个儿子的封地,汉代时,张良又受封于留。留城在唐朝以前一直是比较繁荣的,直至宋元以至明代,此地才逐渐淹没于水中。

微山县文化局文物所管理员徐平是土生土长的微山人,从事文物考古工作以后,通过查阅资料,才渐渐对古留城的规模有了一个大致的轮廓,「鼎盛时期应该在方圆三五里,人口万余。」

近年来,微山县曾抢救性发掘了30余座汉墓,出土了千余件文物。这些汉墓都是石棺墓,底部和四周都是用整块的石板砌合而成,上面用两块石板盖顶,有的石板上雕刻有铭文和精美的图案,展现当时的民间风俗。微山县文化局文物所所长种法义说。「这说明当时的留城比较富裕,否则不会使用石棺,而且棺墓中陪葬品很丰富,既有铁制农具、钱币,还有很多陶制的生活用品。」其中有陶钫,是古代盛酒的器具;陶鼎,是盛放鸡、鱼的器具;陶仓,是微缩的粮仓,造型精致;陶圈,即猪圈的模型,内有陶制小猪;还有陶灶、陶磨以及锅、碗、盆、羹、勺、杯、盘等生活日用品。

微山县原史志办主任盛振珏认考证,西汉时的留城依泗水而建,东西约1000米,南北约3000米。这种规模在当时属于规模不小的县城。


作者:CHINESEMAHAN (2012/12/18 21:19:11)   回复此贴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53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53)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老氏论坛  执行时间:4,654.3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老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