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老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老氏论坛 >> 源流古迹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主 题: 学者指称:古宋国是被揶揄的文化符号 已阅:1358 / 回复:0(楼主)

chinesemahan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周秦汉唐文字研究所罗时伟撰文《古宋国——一个被揶揄的文化符号》指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宋国,继承殷商文化的传统,文化发达,这是宋国文化光彩的一面。然而,当时的宋人却常常被作为人们嘲讽的对象,成了一个为时人所揶揄的文化符号。该文以大量先秦寓言为佐证就宋人之愚展开具体分析,并浅析这一现象的成因,还原宋国文化为人忽视的另一面。

该文指出,宋国文化中十分有趣的另一面,即宋人经常被作为人们嘲讽的对象,如揠苗助长中的宋国庄稼汉,守株待兔中的宋国农民等。这种现象并非偶然,当时的宋国已然成了一种文化标识,愚笨的代表。

该文称,春秋战国时期,不少思想家、政治家游说诸侯,为增强观点的说服力,经常引用寓言故事为论据,这些故事有的基于历史事实,有的则是杜撰。其中,宋人被频繁提及,在《孟子》、《列子》、《庄子》、《韩非子》、《吕氏春秋》、《战国策》等作品里,都有宋国人的形象,而且基本都是愚人的形象。

该文称,在古书中宋人之愚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迂腐呆板,谨守教条,不知变通。

第二,幼稚无知,眼界狭窄。

第三,莽撞冒失,违背客观规律。

该文称,以上三点是宋人之愚较为集中的体现,此外,宋国愚人的例子还有很多,如《庄子•逍遥游》中的到「断发文身」的越国去卖帽子的宋人、《庄子•徐无鬼》中的宋元君等等。无论哪一种宋人,都被贴上了「愚蠢」、「木讷」、「笨拙」的文化标签。由此可见,宋国在人们的议论中,已经成为受人揶揄嘲讽的文化符号。

该文在「宋人之愚原因探讨」部份中指出从历史传统上看,宋国,其先祖乃微子启,是殷商亡国之君纣王的庶兄,殷商人的后裔。这一由故国遗民组成的国家,保留着浓厚的殷商传统文化,十分注重仁义礼节,连宋国国君——宋襄公都以「亡国之馀」自称。

该文引用《史记•货殖列传》记宋地风俗云:「其俗犹有先王遗风,重厚多君子」。 在战国后期的诸子作品中,还能看到以「商」称宋的用法,可见前朝后裔的特殊地位在当时宋人心中并没有因为周室衰微、割据四起而淡化,这种「迂腐的恋古情结」是宋国人为人所笑的原因。

该文称,从殷商甲骨文能看出,商人遇事好占卜,迷信鬼神,而在重人事轻鬼神的周文化时期,殷商时期的文化就显得落后而不合时宜了。因而,在那样一个急于破旧立新的时期,代表了前王朝的宋,被视为迂腐守旧、不知变通就不足为奇了。因此,继承殷商传统文化却为之所囿,保留传统而不与时俱进,是宋人为世人笑的一个重要原因。

该文继续称,从宋这一诸侯国的特殊性来看,宋为商之后裔,在周初的两次分封中,因其非姬姓而备受歧视。故国遗民的卑微形象,让宋国自然而然地成为人们嘲讽戏谑的对象。据《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记载,武王伐纣后的第一次大分封中,兄弟国仅15人,而姬姓国却占40人。宋非姬姓,名不正,故而常为人所嘲讽。

该文称,从宋国自身的政治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来看,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相互侵伐,在混乱中求生存,图霸业,齐相管仲大刀阔斧地改革,秦国推行商鞅变法,实力与日俱增。相比之下,宋国却因循守旧,无甚作为,国力日渐衰微,于公元前286年被齐所灭。也就是说,在这段时间内,宋国处于衰微并走向灭亡的阶段。从一个不治而亡的国家身上寻找前车之鉴,吸取教训提出更合理的治国策略,这正是诸子百家探讨专注的问题,因此宋国的宋人无疑是一个合适的对象。

该文称,同为亡国者,宋人之愚何以比早亡于其近百年的郑国有过之而无不及呢?这是因为,宋人的愚民形象早在宋襄公争霸失败时就已经形成,而且是深入人心的。可以想象争霸作为一件超出宋国国界,关乎整个中原的大事,它的失败所带来的负面作用无疑是国际性的。宋襄公所表现出的极度迂腐和死板,成了寓言故事中宋人形象的代表。该古人替宋人贴上了一种独特的文化标签——「愚宋」。


作者:chinesemahan (2012/12/23 14:42:20)   回复此贴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28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28)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老氏论坛  执行时间:6,310.5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老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