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老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老氏论坛 >> 源流古迹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主 题: 商朝人与酒 已阅:1168 / 回复:0(楼主)

Chinesemahan

商朝人是个大酒鬼。

对于商人爱酒,中国古籍《诗经》中的《大雅•荡》以及《尚书》中的《微子》、《无逸》诸篇,都认为商代后期政治腐败是由于「酗酒」所造成的。西周初期铜器《大盂鼎》上刻的铭文,也谴责商代百官「率肆于酒」(沉沦于酒)。

从考古学的资料来看,商代贵族嗜饮酒,这的确是事实。每一个贵族的墓葬中,基本上都有青铜制的酒器随葬。其中包括饮酒用的爵、角、觚、觯,盛酒用的樽、觥、壶、卣……以及温酒用的斗。其制造之精、数量之大,后世罕见。据《殷周青铜器通论》记载,商周的青铜器共分为食器、酒器、水器和乐器四大部,共五十类,其中酒器占二十四类,可见商人喜好饮酒之甚。

殷人尙鬼,而酒具有沟通人神关系的灵性,因而,殷人十分酷爱酒。酒的饮用及酒文化的兴盛,发轫于它有使人精神恍惚,想入非非的物质特性。在上古先民的意识中,酒能帮助人们进入虚幻的世界,从而与鬼神对话。因此,庆祝联欢、祭祀神灵,甚至出征打仗都离不开酒,以至于有酒方有祭,有酒方成宴。宋玉『高唐赋』中说的「醮诸神」,就是这个意思。

酷爱饮酒的殷人,虚妄地自我膨胀,国势渐弱,最后被周取而代之。原因是:一,酒精招商民族的自尊妄自夸大,征伐更为频繁和残酷,穷兵黩武,国力尽耗;二,因酒精中毒而导致生育下降,影响后代健康成长,后继乏人,兵源不足,人口整体素质降低。

商朝人饮酒,无论是盛酒、斟酒、喝酒都用青铜器。酿好的酒会贮藏在尊、鉴、彝等青铜器具里,等需要饮用的时候,可以用勺舀到盉、樽里边加热,然后斟入爵、觚、斝中饮用。用青铜器贮藏酒类,会生成醋酸铅,而醋酸铅有甜酸味道,可以增加酒类的风味,人越是贪图这种美味,中毒越深。

人类若长期摄入超标量的铜、锡,会加重肝脏的负担,损害身体健康。摄入超量铜、锡虽然很有害,但人体可以通过代谢逐步排出过量的铜、锡。然而人体根本不需要铅,不仅不需要,而且有了会中毒。

商纣王本身可能就是酗酒的受害者。商纣王原本是一个非常杰出的人物,《史记•殷本纪》说他「资辩捷疾,闻见其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但是自从染上酒癖以后,却变得昏庸残酷,举止反常,成为历史上最有名的暴君之一。对于商纣王前后个性的改变,与其单纯归咎为酒精的刺激,不如解释为还有慢性铅中毒引起的脑病似乎更为恰当。商朝末期殷纣王酒池肉林,纵情声色,成为一代暴君的形象。

1969年,美国弗利尔美术馆对30件商代青铜酒器进行了化验,发现青铜成分中有铅的存在。其平均比例是铜占77.2%,锡占12.5%,铅占7.2%。根据科学家的研究,合金中的铅较易溶于酒,如果合金熔液中铅的含量达到7%~20%,并且经常被人饮用,即可引起慢性中毒。证明了这种看法。

周人认为,是酒害了殷人丢了江山,「庶群自酒,腥闻于上,故天降丧于殷,罔爰于殷」。因此,周人立国之后,对其臣民群聚滥饮决不宽容。「群饮,汝无佚,尽执拘以归于周,予其杀。」周人于是实行禁酒。央视纪录台《关中奇禁》(上下集)的节目中,介绍了国内仅存的一件西周承酒器座―夔纹青铜禁。《礼仪•士冠礼》「尊于房户之间,两甒(右当为无)有禁,注:禁,承尊之器也」,说明禁是一种专门盛放酒器的器座。为什么古人把这器物叫禁呢?郑玄认为,「名之为禁者,因为酒戒也」。禁,除了有戒的意思之外,还有止的意思,如有禁止、防止。

中美考古学家联合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中国古人在8600年前就已经能酿出美味的酒了,所用原料包括稻米、蜂蜜、水果等。它将中国酿酒史往前推了近4000年,并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最早学会酿酒的国家。该研究结果发表在2012年9月出版的《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据介绍,研究成果来源与一些有酒类沉淀遗留物质的陶器,它们出土于河南舞阳县(今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县)贾湖遗址。

中国也是世界上年代最早的酒曲实物出土于河北石家庄。河北藁城((今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市)台西村西F14商代遗址完整酿酒作坊出土的8.5公斤酵母残骸,经鉴定为目前世界上保存年代最久(3400多年)的酒曲实物。从而为《尚书-说命》中「若作酒醴,尔惟曲英」的记载提供了实物依据。酒曲是酒的催化剂。

2012年,在宝鸡市渭滨区石鼓镇石嘴头村,出土大批商周时期的国宝重器。专家在清理一件青铜卣酒器的过程中,意外发现其内盛有液体。在酒器密封很好的情况下,液体很可能是保存下来的酒。专家认为这可能是考古发现的迄今为止年代最早的中国酒。也有人说中国最古老的实物酒是西安出土的汉代御酒,据专家考证系粮食酒(也有专家认证为黄酒)。


作者:chinesemahan (2013/6/1 17:40:57)   回复此贴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48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48)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老氏论坛  执行时间:3,416.0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老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