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mahan 被誉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第一人--陈启沅,在他的带领下,19世纪90年代中期,以南海县为中心的广东缫丝厂拥有的蒸汽缫丝机超过了2.5万台,居全国第一。 1873年对简村乃至中国来说,都具有跨越性的意义。当时,村庄里汽笛长鸣,从越南归国的陈启沅开设的中国民间第一个蒸汽机工厂——继昌隆缫丝厂正式开工,叩开了佛山工业革命之门。 实业家陈启沅是南海简村人,简村是位于南海区西樵山西北侧的一个自然村,开村已有八百多年,村民历代靠捕鱼、耕种为生。 简村地处西樵山西北侧,坐落在西江冲积扇平原上,南宋初期开村,村民历代靠捕鱼、耕种为生。名为「简村」,实则是简姓人开村后迁移,如今由陈氏、冼氏等多姓杂居。 横穿简村而过的丁字涌源于西江支流,在村中心分出一个水湾,形成一个「丁」字形,丁字涌由此得名。遥望去,丁字涌不宽,约仅够2条小船并行通过。涌堤以花岗岩条石砌成,整洁光滑。水道蜿蜒而去,几乎每50步就有一个小码头,旧时用来清洗衣物,或供人上下船只。 与上世纪50年代修建的环村涌相接,小小的简村河网密布,俯视则好似被「8」字形的河涌环抱着。村中人冼国波说,丁子涌是当时西樵的「丝绸之路」,连接太平、民乐,是过去主要的交通工具,客运、商户的往来船只不断。 而今,继昌隆缫丝厂已是遗址难觅。其所在地,也于去年划归到南海重点文化旅游项目听音湖片区中。这段辉煌历史唯一可寻的踪迹,仅存有简村西南角的绮亭陈公祠和其旁的陈氏故居。 在简村有绮亭陈公祠,这座公祠是当年陈启沅在简村办厂大获全胜,投资修建纪念先祖的,并一夜之间在祠堂旁起了13间大屋,轰动一时。高高耸起的围墙似乎宣示着曾经的显赫。 绮亭陈公祠是二进四合院式硬山顶建筑,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 上世纪90年代后期,绮亭陈公祠由南海接管后,又耗资近百万元进行了修葺,改造成为陈启沅纪念堂。如今,祠堂大厅摆放了多个陈启沅工厂内的缫丝机器模型,四周的墙壁上也展示了陈启沅的生平和他的字画。馆内还设有桑叶种植园和蚕房,供游客观赏。 其旁的多间陈氏故居,有些尚有陈氏的后人居住,但大多数已经废弃或捐献给博物馆,目前尚未被开发。 除陈启沅外,末代「状元」陈***、一代广东才女冼玉清,以及文化名人陈锦元、冼秉熹等文人墨客都是这里的人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