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老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老氏论坛 >> 源流古迹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主 题: 佛山土著四大姓氏的来由和现况 已阅:1229 / 回复:0(楼主)

chinesemahan

「鸡」、「田」、「布」、「老」为佛山土著的四大姓氏。

佛山土著的四大姓氏的由来,据网上资料称,约在东汉延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即三国时吴国设置广州前后,越族的「鸡」,以及汉族的「田」、「布」、「老」四姓族人先后由海上乘舟而来,择地而居,开荒种植,并以渔业为生,成为佛山最早的土著。

传说由于四大氏族的土著居民因为当时生活条件恶劣,环境艰苦,因此将姓氏取名:鸡、田、布、老,以渴望得到丰衣足食和健康长寿的美好生活。据记载,「栅下铺」(即今厚源路一带)为当时四大氏族的主要聚居地。

「栅」即闸门的意思。佛山街建闸门楼,自宋代已有,但是尚不普遍。始建者俱为氏族庄园和富贵人家聚居的有名街道。建街闸主要是为防盗,与今日大楼的防盗功能相类。街闸设在街头或巷尾处, 用坚固木料钉成,叫「栅」,是一个象形字。今之「栅下」地名,显然是古代的遗存。可见,「栅下铺」的地方可能推至宋代便已存在。

南宋以后,由于大量的中原和东南氏族经过南雄珠玑巷纷纷南迁至佛山,加上原有的土著氏族「鸡、田、老、布」由于各种原因日渐式微,四大土著姓氏的族人递减。

直到民国初期,田姓已无存,佛山现有田姓均是从外地而来,已非「土著」。而鸡氏在解放初期只剩下住在大基尾营工业的父子二人,现已无存。布氏的 30 多人,部分分散居住于佛山市城区内(如布恩明等),另有一支族人居住在禅城区祖庙街道南村内。

老氏(如老芳圃等)余下约 30 人散居于城区各地。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后,1991年再度统计,母(后来迁入)、布、老三姓的土著居民中,16 岁以上的人共有 344 名。


作者:chinesemahan (2013/6/23 10:10:05)   回复此贴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23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23)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老氏论坛  执行时间:4,243.2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老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