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老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老氏论坛 >> 源流古迹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主 题: 老子后人在潍坊 已阅:1348 / 回复:0(楼主)

chinesemahan

老子是春秋时期的人物,据《史记》记载,他是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河南鹿邑县太清宫镇)人,姓李,名耳,字聃。做过「周守藏室之史」,大概就是东周的国家图书馆、档案馆馆长。孔子曾「问礼于老子」,虚心向他请教。

老子见周朝衰微,天下已经不可收拾,就骑牛准备西出函谷关。守关的负责人恳求说,你老人家隐居了,我们怎么办啊?老子就写了5000字的《道德经》,留给后人。当然,流传在世的《道德经》恐非「正版」,帛书的《道德经》便证实有更古版的《道德经》。

《史记》中有记载:「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于段干。宗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假仕于汉孝文帝。,因家于齐焉。」意思是说:老子(李聃)的儿子叫李宗,李宗是魏国而假之子解为胶西王卬太傅的将领,被分封在河南“段干”。李宗的儿子叫李注,李注的儿子叫李宫。李宫的玄孙叫李假,曾在汉文帝刘恒时期做官(具体职务不详)。李假的儿子李解,也就是老子的第八代孙李解,是胶西王刘卬的太傅,定居在齐地。

胶西王刘卬(áng),是齐王刘肥的第七个儿子。刘肥(前221年-前189年)虽然是刘邦的长子,但不是皇后吕雉所生,因此不能继位当皇帝。受封齐王,谥号悼惠。

公元前164年,汉文帝刘恒(刘邦的四子,刘肥的四弟),把原来的齐国一分为七,刘卬(卬音昂)(?—公元前154年),西汉齐悼惠王刘肥诸子之一,被封为胶西王,建立胶西王国。

公元前153年,刘卬因为「卖爵有奸」,公开卖官受贿,被「削其六县」,汉景帝刘启把胶西国划出去了6个县,刘卬当然心怀不满。次年正月,刘卬积极参与「七国之乱」,很快被名将周亚夫平定,在位12年的刘卬被处死。继任胶西王的刘端,是汉景帝的七子、汉武帝刘彻的七哥,在位48年去世,因为无子,胶西国被自然废除。

西汉初年,各个王国的机构设置和官员配备,跟中央相同。负责辅导国王的「太傅」,相当于顾问或者老师。虽然不具体参与政事,但地位很重要,排名在「相国」(王国最高行政长官)之前,待遇跟相国一样,“秩二千石”。那时不发人民币,一年的工资就是给两千石小米。

老子的第八代孙李解,就是胶西国的太傅。虽然没有资料证明,在刘卬参加「七国之乱」,兵败被杀这件事儿上,李解说了什么、做了什么,但肯定是有责任的。尽管他管不了国王,毕竟也是皇帝派来的顾问或老师,负有教育之职、谏诤之责和向皇帝举奏之权。李解没有这样做,辜负了主要领导的期望。「七国之乱」失败之后,胶西王全家被杀。根据惯例推测,作为胶西王刘昂的老师,李解全家也逃脱不了被灭族的命运。因为自此之后,史料上就不见了李解及其后人的下落。

胶西国的国都高密县城,在今高密城西的城阴城。于是一位《城市周报》专栏作者张庆亮认为,史料上没有记载李解的下落,但估计是没有被杀,他的子孙,也就是老子(李聃)的后代,留在了潍坊市高密这一带。而且,李解与司马迁是同时代人,《史记》的记载也是可信的。

另有一位博客李同生在一篇题为「胶西国寻古,李耳,李解李诡祖」文章称,李解不但留下了后人,而且还出了一名影响深远的名人。这就是世人普遍供奉的文财神财帛星君增幅相公李诡祖。唐朝李渊掌权之后,为了宣示他掌权的正统性与合法性,将老子李耳追封为祖先,将李诡祖赐封为「都天致富财帛星君」,李诡祖正式成为国家认可的正统的财神。后来,唐明宗又赐封李诡祖为「神君增幅相公」,元世祖赐封他为「福善平施公」。


作者:chinesemahan (2013/6/23 11:01:52)   回复此贴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41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41)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老氏论坛  执行时间:5,519.5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老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