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老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老氏论坛 >> 源流古迹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主 题: 宋代移民南迁广东及其经济影响 已阅:853 / 回复:0(楼主)

chinesemahan

宋代士民分批经由南雄南迁,其中最突出的是保昌珠玑村贡生罗贵等集体迁徙的一次。为躲避官兵的侵扰,罗贵会同邻近三十三姓、九十七人一起赴县、州申请路引结伴作筏南渡,到新会、香山诸县,成为当地的编民。

根据近人黄慈博搜集了家谱40多种,在其所辑《珠玑巷民族南迁记》一书中,列出两宋经由保昌南迁广州诸县的『姓』(族)167个(实际上远不止此数)。

据《太平寰宇记》和《元丰九域志》载,广州的户数,太宗太平兴国年(辖八县)主户为16059户(客户未有数),神宗元丰年(辖七县)主户为64796户,客户为78465户,100年间光主户一项就增加48737户,增长300%强。这些增加数固然含有原居户的净增,但从事理分析,无疑应以外地迁入的为主。

南宋时,南迁人口的增加使广州的户数更超过北宋;孝宗淳熙年已达185713户(主户8209、客户103623),较之神宗元丰年多了42452户。至于淳熙以后90年的增加数,从上述两项看肯定是不少的。

南宋的迁户很多落籍于沿海一带。罗贵等人递交保昌县的《告案迁徙词》就说到,『南方瘴烟地面,土广人稀,田多山少,堪辟住址』。到新会入户之后,罗任蓢底村新图一甲裹长。不久,罗家『新收山塘田地共二十一亩二分二厘一毫。』。这就是迁民开荒(尽管不全是沙坦)的真实纪录。

宋代移民来到珠江三角洲后,其中一项对当地经济产生深远影响的是堤围。堤围始筑于宋代,成堤28条,共长66024四丈,护田24322顷。除上文提到的沿海堤岸外,全部集中于西北江下游和东莞石龙以上。其中在南海县境的有三个围:南庄罗格围,是闭口围,长6050丈,护田400顷;西樵山两侧的桑园围东西基,是开口围,长14700丈,护田1500顷;桂华乡(今佛山)存院围,是开口围,长2334丈,护田40顷。

南海县罗格围的兴筑,定居不久的冼氏便出了大力。

堤围的兴筑有利于固定河床、防洪保收,从而加速了三角洲腹地的开发。以南海县为例:该县迁户三十四姓,其中朱氏、关氏、陈氏所迁的九江,程氏、冼氏昕迁的大同,梁氏、区氏、冼氏所迁的西樵,孔氏、冼氏所迁的罗格,梁氏、姚氏、庞氏、陈氏所迁的桂华。都是筑成堤围不久的低洼地,尚有不少荒地可开。

宋代,广大移民和原居劳动者以兴办水利和扩展耕地的做法,给珠江三角洲的农业经济带来积极的影响,提高了粮食的产量。从而使本区后来跻身全国先进的行列。


作者:chinesemahan (2016/2/28 17:46:27)   回复此贴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13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13)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老氏论坛  执行时间:158.2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老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